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留守制置丘侍郎崇劄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五、《后乐集》卷一四
某杜门野处,远窃宏覆,宁不知幸?
谨熏祓拜状,上诇记曹。
瞻睇高牙,邈在云景,未辰趋观,敢乞为宗社倍重,练辅粹冲,伫听廷扬,进持魁枋,式慰中外善类之望。
某区区虔祷。
岁在戊午,尝僭列私记,旋蒙诲报甚宠。
尔后屏居田里,继罹艰棘,孤苦万状,不自意存全。
比及免丧,复缠于多病,馀息仅属,人事益废。
坐是湮晦姓名,久不尘几格,迹若阔疏。
然平生师仰之地,其归乡依慕实不以书疏有无为间也。
未审尚沐矜宥否?
侍郎三朝旧德,卷戢大猷,退处不竞之津且十年,上心清明,洞烛群枉,近者锋车趣还,延和锡对,论议剀切,闻者兴起。
谓宜直总三事,暂烦护钥北门。
传闻道路,朝家力欲规恢。
今敌势若可乘,国耻固当雪,独不计在我者何如。
《传》云:「盍姑内省德乎无阙而后动」。
晋武将平吴,羊祜言既平之后,当劳圣虑。
矧事绪不止一端,成败未易隃度。
先生为国元老,休戚同之,燕居深念,必有以处此矣。
某一介晚陋,忧患摧伤之馀,学业荒落,志念颓堕,益不堪时用。
偏城远次,上恩已厚,未知所以称塞,它何足言者。
兹因修敬,并叙悃欸。
且仰恃知予素深,辄复僭及,亦区区嫠不恤纬之忧。
切乞有以警训存全之,某幸甚至望。
乞籍没陈自强家财状宁宗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六二(第五册第四二○六页)
臣恭惟本朝以仁厚为家法,以体貌待大臣,三代而下,所莫能及。
然其至于朋附以罔上,贪黩以为奸,则窜殛随之,曾不容贷。
岂固为是少恩哉,所以振纪纲、厉风俗,不得不然耳。
《传》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贾谊亦曰:「上设廉耻礼义以待其臣,而臣不以节行报其上者,则非人类也」。
夫为士大夫而至于以宠赂几败国事,至不以人类自处,则亦何所不至哉。
臣谨按韶州安置陈自强起自书生,晚叨一第,方为士之时,固已不善处约,丐贷亡节,素乏乡曲之誉。
繇州县得改秩,年踰六旬,自知迟暮,志在苟得,当奸臣弄权之始,夤缘假馆之旧,躐登朝列,致身宰辅,专事谀佞,持禄固宠,知有权臣而不知有陛下。
武臣之平章军国,祖宗无此故事。
自强宁不知之?
乃率同列、讽台谏,上章饰说,力请陛下畀侂胄以吕公著、文彦博之任。
自强位处其次,庇身得所。
侂胄既专国柄,自强肆为奸利,举朝侧目,莫敢谁何,传闻四方,无不鄙诮。
都城频年火灾,变异不小,一夕延燬私第,顷刻而尽,天意可见。
自强曾不引避,反以被火乞怜于人,馈遗接迹,所获不赀,人谓回禄祝融之相之也。
陛下念荐举之不公,寒畯陆沈,累降御劄,戒敕中外。
法行自近,宜以身率,乃首犯训旨,遍移私书,多取空头举削,旋议价直,随其人之贫富与其势之缓急,有增至三千缗而后售者,有先受贿赂而后为之发书者。
自强三子俱非令器,士颐、士履贪秽尤甚,交通关节,专事狎游。
人谓将帅苏师旦卖其大者,而近下军职及升差之类,自强偕二子交互为市。
内而职事官,外而监司郡守,亦以贿得。
有求学官者,献泥金酒器十具,不厌所欲,则却之以为高,实怒其薄也。
使自强素有廉称,此物奚宜至哉?
有自琼管以七千缗而得广漕者,有自倅贰以六千缗而连得两郡者,有以珠翠饰婢妾而遗其子者,有以五千缗而得潮阳者,其它殆难以遍举。
繇是金帛充盈,每盈百箧,则谕天府运以海舶,不知其几。
有干仆陈宗颢者,本封桩库吏自强倚为心腹,冒受福州军统领,徇私废法,大抵类此。
近者太皇上仙,臣子摧慕。
自强领使总护,初无劳,锡赉不薄,二子列属,复叨醲赏,自强宜知止矣。
自二子外,其馀辟置非钱不行,皆有定价,下至舆夫力士,亦必刻削其募直犒赐之半。
此而可忍,夫复何言!
逮其因山之回,自知阶官已至特进,意在欲得亚保
词臣有言,兼有谢深甫旧比,自是始不敢受。
寻常辞免制綍,或令回授,或与加恩,谓之贴麻。
自强既觖初望,公形怨忿,必欲尽辞,峻拒廷扬之命,不恭孰甚焉!
自强本无能为,敢行不义,徒以凭藉权臣,自谓若倚太山
盖侂胄乐其顺从,非自强难以专擅;
自强徇于货利,非侂胄不能优容。
是以蒂结株连,牢不可拔。
兵,大事也,侂胄欲图兵柄,以久权任,始犹迟疑未决。
自强不能禁止,反从臾成之,诸将败衄,粮械丧亡。
荆襄两淮危急之时,人情恟惧,几至不测。
朝士从臣有叩自强者,但俛首唯唯,或云太师自有措置,人知其无益,亦不复问。
自强第知徇私黩货,不以国事为念。
夫子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自强之谓矣。
幸而敌以粮乏自遁,自强喜动容色,对侂胄言:「某自觉心安,知其无虑」。
夫三边兵民死于锋镝殆踰百万,自强所当怛然兴念,曾是以为安乎!
自强自知通国之人皆所弗予,乃与侂胄密谋,引用林行可躐长谏省,倚为爪牙,令纵其搏噬善类,使人无敢议己者,其意殆不可量。
二人者为恶不同,同于误国,原情定罪,厥罚宜均。
臣历观本朝宰辅或以庸常尸位,或以奸邪被斥,或以朋比获罪,虽不一端,曾未有贪婪污浊、嗜利无厌、寡廉鲜耻如自强之甚者,则又乌可以常理论哉!
矧旧比有可考者:昔丁谓为相,坐与雷允恭交通,罪状显露,初止分司,再贬崖州司户,诸子并勒停。
籍其家,得四方赂遗不可胜纪。
虽小人,犹有才术。
自强无能为役,而罪浮于,止从窜斥,人佚罚。
况侂胄家财既尽行拘籍,而自强不损其锱铢,反令稛载而归,何以厌服天下?
臣愚欲望睿断,将自强家财照丁谓例籍没,二子姑从镌降,勒令随侍自强前赴贬所,以为鄙夫患失、贪人败类附下罔上、误国蠹民者之戒,庶几少快公论,俯慰人心,于维新之政不为小补。
丞相高平范公挽歌辞三首 其三 1136年9月 宋 · 綦崇礼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
忆昔金銮直,天颜喜色新。
草麻惭大手,命相得良臣。
内赐充怀袖,廷扬耸搢绅。
秪今馀典册,那复见斯人。
莆阳陈右相1168年10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九、《渭南文集》卷八、《启隽类函》卷一六、《八代四六全书》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恭审廷扬大号,位冠群公。
识者咨嗟,益信道行之有命;
闻而兴起,共知天定之胜人。
某尝因故老之言,窃考昭陵之治。
乾坤大度,固兼容而罔间;
日月之照,实无隐而弗临。
小人虽有幸进,而善类常多;
诐论亦或抵巇,而公议终胜。
故士气屡折而复振,邦朋既久而自消。
谔谔昌言,天下诵道辅、仲淹之直;
巍巍成绩,史臣书韩琦、富弼之贤。
固尝端拜于遗风,岂意亲逢于盛旦。
恭惟某官名盖当代,材高古人。
瑰伟之器,足以遗大而投艰;
精微之学,足以任重而道远。
方孤论折群邪之锐,盖一身为众正之宗。
徇国忘家,惟天知我。
论去草者绝其本,宜无失于事机;
及驱龙而放之菹,果不动于声气。
卓矣回天之力,孰曰拔山之难,积此茂勋,降时大任。
岂独明公视嘉祐之良弼,初无间然;
亦惟圣主享仁祖之治功,殆其自此。
某孤远一介,违离累年。
李膺之舟,恍如昨梦;
游公孙之阁,尚觊兹时。
敢誓糜捐,以待驱策。
周参政1180年5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一、《渭南文集》卷一○、《启隽类函》卷二○、《八代四六全书》卷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恭审显奉廷扬,进陪国论。
号令涣焉可述,乃专讨论润色之功;
畴咨若时登庸,遂处辅弼疑丞之位。
国有隆儒之盛,士知稽古之荣。
伏以典谟实列于六经,臣主难逢于千载。
高文大册,或托之不得其人;
老师宿儒,有死而莫见于世。
维时鸿硕之彦,早冠清华之途。
成功告于神明,大业刻之金石。
发德音,下明诏,大哉王言;
建显位,施尊名,震于方外。
一变猥酿枝骈之体,复还雄深灏噩之风。
缙绅窃诵而得师,夷狄传观而动色。
顾于昭代,可谓殊勋。
虽箕颍之志屡陈,然莘渭之求焉往。
恭惟某官任重而宏毅,谟明而弼谐。
以穷深测远之才,坐酬众务;
以极高蟠厚之气,阴折遐冲。
至于擅世之英辞,本皆全德之馀事,仅少施于一二,已见谓于崇谹。
岂容卷怀经济之图,遂欲袖手宽闲之地。
公毋困我,初诵留行之言;
上诚知人,亟下延登之命。
然易间者圣君之眷,难居者天下之名。
方仰对于宠光,愿益思于挹损,茂迪谦尊之吉,永为善类之依。
谢丞相少保1202年6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二、《渭南文集》卷一二、《启隽类函》卷一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恭审命出渊衷,廷扬显册。
人主之论一相,方寄腹心;
少保兹为三公,益隆体貌。
传闻所逮,欢颂惟均。
恭以某官谟明弼谐,任重道远。
协天心于昆崙旁魄之际,动必有成;
隆主眷于蜎蜎蠖濩之中,言无不用。
自登近辅,允迪大猷。
畴咨虽首于群公,谦畏不殊于一日,每稽首而逊稷契,终选众而举伊皋。
三年有成,四海用乂
农扈告丰登之候,戎韬臻偃息之期。
熙运方兴,周、召并为于师保
众心所系,平、勃均任于安危。
是宜大号之继敷,昭示元臣之同体。
群生咸遂,协气横流。
谨乃宪而屡省则成,孰测化钧之妙;
本无事而庸人实扰,始知静治之功。
某获缀清班,欣逢盛事。
无好无恶而遵王路,共欣圣政之大成;
不愆不忘而由旧章,更冀庙谟之无倦。
敢效涓尘之助,辄干砧斧之诛。
冒渎实深,兢惶罔措。
左正议大夫尚书右仆射虞允文辞免转官加食邑实封不允诏乾道六年十月二十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五、《玉堂类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允文:省所劄子奏辞免提举删修敕令书成,特转左正奉大夫、加食邑食实封恩命事,具悉。
宰以六典佐王,周室乃成于邦治;
相以九章约法,汉家遂协于时宜。
惟大臣克念于兼三,则多士自遵于画一。
眷予贤弼,力蹈前修。
致君已展于谋谟,定令更陈于纲纪。
成书上,一览甫周。
进阶特奖于多庸,加地更隆于异数。
廷扬之众允,况面谕之素孚。
毋费谦辞,趋承宠命。
所请宜不允。
皇弟璩再辞免少傅食邑实封不允诏淳熙六年正月二十三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玉堂类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朕上奉亲欢,以隆孝治;
下敦友睦,以壮宗盟。
虽觐会之有常,顾豆笾之无远。
卿醇和毓性,愿悫禔身。
禄富万钟,靡期汰侈;
高九棘,弥戒骄矜。
当国家閒暇之时,享祠馆燕安之乐。
稽其积阅,宠以殊迁。
既昭驭贵之公,亦广因心之爱。
廷扬惟允,谦执谓何?
所辞宜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江陵赵丞相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省斋文稿》卷二六
伏审显奉廷扬,荣更阃制。
非独化行于南国,抑将威震于北方。
旌纛一临,军民交贺。
恭惟某官业茂夔契,道传孔颜。
会千载之风云,壮九重之基业。
事君有道,可谓大臣;
应物无心,是为真宰
顷辞政柄,往莅藩方。
若稽故常,当殿近辅。
然考熙朝之名相,率誇昼锦于故乡。
所以恋阙之念虽深,而于渡泸之行难辍。
逮稍移于圭籥,弥注想于冕旒。
爰颁易镇之恩,式示朝宗之意。
矧异时三国必争之地,乃今日中原可取之途。
衮衣绣裳,宁许姬公之信处;
命圭相印,行酬裴度元功
某猥辱旧知,欣闻新渥。
虽驰庆牍,未办公函。
仰谦德之过优,激懦衷而增愧。
其为忭跃,未易敷云。
陈丞相谢除少保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省斋文稿》卷二六、《启隽类函》卷三二
廷扬制麻,位进孤棘
既表弼谐之旧德,亦酬镇抚之新功。
上眷加隆,舆情交庆。
恭惟某官学充天性,忠缔主知。
粹然道德之容,足消鄙薄;
籍甚庙堂之望,坐镇华夷。
释相印者十年,剖藩符于两镇
保衡之拜,圣意可知;
台衮之归,人心共徯。
故先以右迁之宠,即继之左揆之除。
某久荷殊怜,欣闻异数。
虽敬伸于庆礼,曾未达于公函。
兹屈尊崇,过形谦抑。
三复第深于悚拜,片言莫写于勤诚。
陈右相(一 代张帅)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八、《省斋别稿》卷五
底绩政涂,奋庸揆路。
济巨川汝作舟楫,式资利涉之功;
若和羹汝惟盐梅,更赖均调之助。
廷扬显册,风动绵区。
窃以得贤为邦家之基,论相乃人主之职。
旦、奭股肱周室,遹成夹辅之勋;
房、杜佐佑太宗,茂展相资之效。
伟真儒之并用,知景运之重熙。
恭惟某官学博智周,德全而能钜。
器禀庙彝之粹,材隆国栋之雄。
直道而行,养其气以刚大;
古训是式,尊所闻而高明。
久被眷于凝旒,早升华于从橐。
十年居外,经纶盖蕴于胸中;
一节还朝,献纳独高于朝右。
粤由八座,参赞万几。
克壮之猷共推于元老,可久之业益表于贤人。
果诞布于策书,肆延登于宰席
仪刑四海,岂惟黔首之具瞻;
镇抚百蛮,将见单于之却立。
某本联桑梓,仰托陶镕。
闻纶綍之初颁,与簪绅而胥庆。
望潭潭之相府,莫遂凫趋;
瞻两两之台符,第深雀跃。
杨少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省斋别稿》卷六、《永乐大典》卷九一八、《启隽类函》卷五四
班集󲦤绅,廷扬纶綍。
孤棘外朝之位,握钩陈上将之功。
注意加隆,折冲弥远。
窃以周尊祈父,俾专督于爪牙;
命大师,实兼司于环列
盖事权之所寄,宜爵秩之俱高。
矧在熙朝,愈光旧典。
恭惟某官精忠贯日,劲气凝霜。
郤縠之诗书,备寇恂之文武。
早逢兴运,亲结睿知。
昔将坛旌动之秋,屡出平于边隙;
瀚海波平之际,遂入扈于殿岩
肃万旅以无哗,弼一人而有恪。
勋庸久著,资望至优。
将梁三组以垂腰,虽隆异数;
奉世十年之居位,宜有殊迁。
爰稽二公宏化之劳,并懋经武整军之赏。
亚师之新命,仍徼道之旧权。
戟纛遥临,增贲普宁之镇;
土田申衍,益开渝水之封。
用光带砺之盟,式表旂常之绩。
某夙瞻威范,适总军储。
望缇骑于章沟,莫陪贺客;
黄麻奏邸,徒极欢悰。
田开府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八、《省斋别稿》卷五
奉诏十行,视仪三事。
式表旂常之绩,有光带砺之盟。
伏惟某官知勇兼资,韬钤洞贯。
自撤边疆之警,即宣江汉之威。
登斋戒之坛,既久颁于六纛;
尉安之府,亦坐阅于八年。
兹畴经武之庸,并举懋功之赏。
碧幢红旆,不移细柳之屯;
赤舄绣裳,增焕云台之像。
某遥沾河润,喜听廷扬
曾尺牍之未修,辱双鱼之先逮。
其为欣悚,难尽名言。
钱师魏参政劄子(一 淳熙十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书稿》卷一○
某窃以梅雨未霁,恭惟判府大资参政政化益新,神天赞相,钧候动止万福。
更冀上体宸眷,加厚保调,以需廷扬之命。
某坐远台躔,每形梦想。
虽幸通音驿,顾岂若日接茵凭之为慰也?
通班规殿,盖兆登庸。
间寓贺诚于寸牍,每愧绪使,不能敬修公礼。
岂期谦德过厚,特枉盛仪,佩服以还,惭怍斯甚。
尚惟钧慈矜而恕之,不胜幸愿。
某日闻治声蔼著,京师九里之润,私窃叹仰,而每得来教,常有知足之言。
此固高怀度越一世,顾颍川入相,具存汉事,云间洞天,徒揭扁榜,必欲徜徉其中,犹当在三十年后耳。
田生蒙不鄙弃之,如某受赐。
渠只俟的报,即走专介。
敢乞钧照。
留正右丞相淳熙十六年正月八日己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七、《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八
朝廷为正事之本,必崇任于真贤;
王者置辅弼之官,实畴咨于同德
朕厉精万务,表治庶工。
眷言参预之勤,久积具瞻之望。
擢升揆路,懋翼邦图。
宠以廷扬,亶兹猷告。
具官留正才宏识敏,学邃理明。
道君子之常应,百为而有守;
任天下之重采,众善以为公。
自绾帅权,趣膺召渥。
出藩入辅,浸高密勿之联;
武纬文经,并建长久之道。
内翊庙岩之穆,外绥疆琐之安。
成绩居多,褒章可后。
是用进从二府,置位中台
若元首之有股肱,共恢于邦体;
巨川之作舟楫,协济于化源
朝论正则廉节具诏,士论孚则劳能并瘁。
惟几康而弼直,选抡敢轻;
载清静以民宁,规恢益重。
尔期予治,予匪尔私。
仍稽懿典之常,并陟文阶之峻。
荒开采邑,实丰租。
式备恩徽,聿宰柄。
于戏!
帝赉傅说,以沃商宗之心;
天授留侯,其兴汉世之业。
惟尽忠足以体眷毗之厚,惟加勉足以究施设之宜。
俾予永底于阜康,繄汝与膺于休美。
尚祗茂命,弥集显庸。
荐士劄子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襄陵文集》卷四
右,臣伏见朝奉郎李格从事不苟容,论道不苟合。
隐居宜春长沙之间,以左氏学治《春秋》,能守师法如汉儒,萧然一室,著书忘老。
宣义郎罗孝芬外和中刚,笃志好学。
其人早中甲科,自可超取显美而退居岳州平江,安贫事亲,勤约自守。
闾师其孝行,󲦤绅服其名节。
文林郎贵州书记林勋为《周官》学,著井田书,釐举法义,旁达权宜,其言守经据古,皆可施行。
于今饬躬守道,久未试用,累年避地,转走湖广于流离中。
得此三人者可肃朝纲,可厉士节,可扶民极,愿赐召擢。
今系应诏,同罪保举。
丝纶传信录序绍定元年五月 南宋 · 岳珂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五八、《鄂国金佗续编》卷二
记功莫大乎纪实,垂世莫难乎传信。
实不徒纪也,必有所托,而后信足以传乎久;
信不苟传也,必有以验其所托,而后信其实之为不诬。
此二者迭相为用,而不可以偏废也。
且世之立勋能,著名谥,寓诸史谍,繇古而今,凡几何人。
隐迹奥行述于状,嘉谟显德表于碑,逸事放闻、诔赞叙纪杂出于志士文人之手,是皆足以为实也。
然而家庭之所上,则或疑于夸;
托名于人,则或疑其谀墓。
至于后世追述仿象,激扬褒揄,上史官而诒辑录,又或以其耳目不接,误于剽闻者而疑之。
然则实乌乎托,而信亦岂易传哉。
呜呼!
是固可疑也。
生乎斯时,同乎斯时,目击而传之,斯足以为信矣,曰:「存乎其人,未可以轻信」。
立言之大儒,笃信之君子,许可之不苟,而又出乎同时,盖确乎其可信也,曰:「是恶所据依而言之」。
如是则终无可托者耶?
曰:「事同时,功同志,其矢言之实者,莫切乎君臣之间」。
制诏之出于其时者,非一人之为也,銮坡凤池,公论所正。
上焉而视草进孰,必有以当乎上心;
下焉而廷扬驿布,必有以合乎人心。
如曰视功进律,则一时之功状,必尝覆于有司;
奖谕批答,则一时之指意,必尝禀于睿断。
其它行诸堂帖,下之故府,又具有宣底之存、被旨之日,此而不传,则是信也,无复可托者矣。
此子孙之责,而是录之所繇作也。
魏国韩忠献公作家传,凡制诏皆散于编年之中。
珂弱冠汇奏篇,盖尝窃以为不然,谓事迹间断,则不便于览读,纪载杂揉,则有乖于联合,因删其文,而摭其意,以为如是亦足以传。
既上之兰台矣,已而翻故书刻本,时见事迹与当时王言相表里者,率不一二见,予心虽瞭然,而或者持扣颠末,则弗能以枚告,辄慨然曰:「此珂之罪也!
事增于前,文损于旧,昔之作史者已难之矣,而予独可以轻变哉」!
《编年》既不可续入,则别汇为录,名之曰「丝纶传信」,抑使后之观者,知予之于所传,于所托,可信盖如此。
尧言布天下,其在万世,尚庶几于如见云。
绍定改元端午,孙朝请大夫权尚书户部侍郎总领浙西江东财赋淮东军马钱粮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兼提领措置屯田、通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岳珂谨序。
陈六事 南宋 · 吴昌裔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四、《历代名臣奏议》卷六一、民国《中江县志》卷二○、《宋代蜀文辑存》卷八四
臣尝读《仪礼》「始见于君,执挚」,传曰:挚者,质己之诚,致己之悃愊也,故盟心以待对,积诚以告君。
在昔儒臣,率谨兹礼。
臣虽晚陋愚鄙,无所肖似,然于见君父之始,何敢不潜思积虑,输沥悃愊,求所以忠陛下之职分乎!
臣闻天下之理,有感必有应。
阴阳之屈信而冬必有春,日月之晦明而昼必有夜,寒暑之往来而雨必有旸,盈天地间,无一非感应之理也。
人君中天地而立,执感应之机,一悟而反风,一惧而销旱,一言善而星曜顺轨,一气清明而山川出云,其机曷如是速耶!
不寂未有能感,不虚未有能应,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动以天则物与无妄而皆诚,动以人则朋从尔思而为咎,天人證应之舒疾,顾人君所以感之者如何耳。
恭惟皇帝陛下天造神断,日跻圣功,负荷神器,袭四宗之缉熙,至孝也;
亲揽政机,制八枋之予夺,至刚也;
锐情经术,究百圣之精微,至明也。
以英睿不世之主,乘改纪更化之时,是宜已日乃孚,期年而变,风动丕应,惟上之从。
然人情玩愒,敝化未新,乾象推移,妖祲错起,月犯金宿,火入帝垣,太白经天,流星堕地,风雷雨雹之变,奉讳恶于太史者,无月不书,而四方逆贼之事,丽司马之法者,又无日而不有也。
不视其形而察其景,游声噂沓,私切惑之。
陛下试于蠖濩之居,清闲之燕,政事不干于思虑,嬖御不接于清明,此时此际,静观密察,究所以然之故,无乃澄源正本之地,天理有未纯欤?
立政造事之间,天德有未健欤?
诚身谨独之际,天命有未敕欤?
图事揆物之所,天工有未亮欤?
班朝表著,所以治天职者未公欤?
军伍府卫,所以奉天讨者未正欤?
天非昭昭之多也,非苍苍之谓也,此在陛下之心、百官之志、朝廷之政事、三军庶民之视听而已。
臣请区别其目,为陛下熟数之。
天地生物,各无不足之理,天理在人,常有不尽之分。
盖反身而诚则天理存,感物而动则天理灭,是以舜敕天叙之典,禹叙天锡之彝,汤绥帝降之衷,无日而不与天对也。
天尊地卑而君臣定,圣作明述而父子亲。
兄弟既翕而父母之心宁,夫妇有别而内外之位正。
所以维持宇宙,经纪国家,不大泯乱于民彝者,用此道也。
陛下圣心虚静,天理融明,大本大经,孰不精讲,然本末舛逆,经制抢攘,君命犯,主威夺,逆节奸萌,见间而起,倡声臆决,皆有轻朝廷之,此岂可求之陛下之身外哉!
袁丝无骄主之谏,张敞无就第之书,徐傅无暴罪之诏,盖经一世而君臣之纲不明。
子仲无命蔡之封,子安无列侯之爵,巢隐无改卜之典,盖历一纪而兄弟之伦不复。
承正统者不顾私亲,礼也,京师立庙,未央设幄,而本统之义不尊。
基王化者必本后妃,诗也,后庭数游,教坊盛选,而嫔嫱之御无节。
陛下毋谓执命之臣无关于王度,因心之友不与于邦常,并统二上,无嫌于宗社之灵,深宫闲居不显于邦家之化。
心术一形于此,而證兆著见于彼,捷于影响,甚可畏也。
陛下傥一旦赫然震怒,穆然深思,追一竦之谥以诛奸谀,录涪陵之孤以厚伦理,以奉秀园之典而抑顾复之恩,以戒张媛之言而防私诐之谒,则大纲正而等威尊,小宗法而本统重,鸰原有归而嗣息以蕃,鱼贯顺序而寿命以固,无非祈天永命、垂裕后昆之本也。
子盗父兵之语,人所难言;
蒙犯雾露之谏,非所宜道。
然人臣一言而主听随悟,盖触其天理油然之机耳。
今言及权臣者不过欲明纲常,而陛下谓之捃摭;
言及济嗣者不过欲笃恩纪,而陛下谓之轻议;
言及王邸戚藩者不过欲辨等物,而陛下必为之愀然不乐,见于色辞。
遂令天地之隐于人心者,举朝相告,以为世之大戒,岂所以立人纪而范来世乎!
此臣辄议陛下天理之未纯也。
一日而一周天者,天行之运;
一息而无非天者,人君之德。
天德不运则化育之功闭,君德不强则物欲之私行。
是以帝德之广运,汤德之日日新,文德之纯亦不已,皆与天为一也!
威福玉食则曰辟,赏庆刑威则曰君,礼乐征伐之所自出曰天子,典礼命讨之所以行曰天王,凡经理万微,宰制群动,纳民庶于轨物者,此天德也。
陛下夙兴视朝,大昕听政,位于天德,罔不清明
然励精之志虽勤,致理之效逾邈,更化志操,衰于始初,言来而多疑,事至而少决,盱豫有悔,已开群邪窥伺之端,此岂可不求其故也?
盖系累于物欲之多则天德不健,牵制于文义之细则天德不健,黯阍于私昵之请求则天德不健,回互于旧恩之除授则天德不健,壅阏听候于𥊍御之人则天德不健,猜贰仁贤于谗慝之口则天德不健。
陛下盍不思,左右便辟非伐德之斧乎?
姻娅膴仕非累德之疢乎?
保阿女巫非溺德之渊乎?
壬人谗说非损德之阱乎?
陛下傥体《乾》之健德而闲阴邪,用《洪范》之刚德而克偏诐,行《中庸》之勇德而经纶天下之大经,使政事必归于中书宫府必统于冢宰,纪纲必一于台省,选举必本于天官,则以之式我王度岂不清?
正我朝纲岂不肃?
用之于私蹊邪径岂不杜?
用之于师律军政岂不严?
此则天德王者之政,非特如后世之励精综核而已。
司马光历事四朝,而所言不出仁明武之三德。
范祖禹进《帝学》一书,而其要不过谓法仁祖则可至天德
祖宗之所以为学,先正之所以告君,天德之外无他法也。
或者谓陛下有帝尧之神,而仅循孝元优游不断之迹,有汤文之勇,而微近文宗不能坚决之风,有可以法仁祖天德之资,而天运不息,未能尽如四十二年之治,其何以强庶政而作新民乎!
此臣辄议陛下天德之未健也。
敕天之命,惟时惟几。
时者事之宜,几者动之微也。
盖天命不已,流行于起居日用之间,时时整敕,则为吉,为永年,为无疆惟休;
一有不敕,则为凶,为不其延,为早坠厥命。
于一日二日之几,常有明徵定保之戒,此帝王君臣所共兢业也。
我国家积德深厚,受命灵长,陛下昭事小心,罔不祗肃,然天命不易,天位惟艰,灾祥之降靡常,休恤之几可畏。
必罔游于逸,罔淫于乐,而后可以敕天命;
必无敢戏豫,无敢驰驱,而后可以敕天命;
必其疾敬德其德之用,而后可以敕天命;
必知小人之依,知稼穑之艰难,而后可以敕天命。
湎于酒则天命不又,班伯号呼之戒不可以不思;
慆于色则天命多辟,南威靡曼之好不可以不远。
土木之崇非所以谨天戒,大宝琼台之箴不可不日陈于前;
忿兵之出非所以应天道,丹书造矛之铭不可不日省诸己。
夷夏大势隉杌而未定也,边方远民离散而未集也,塞外吏士反复而难养也,寇贼奸宄鸱义而难安也,天下愚夫愚妇之情怨詈而难保也。
臣愿陛下亟于此时,上下相敕,用司马光罢燕饮之戒以保太和,从王素出女口之谏以寿国脉,行王曾玉清昭应之疏以息民力,听富弼二十年不道用兵之语以阜安宇内。
深惟几康,克自抑畏,日谨一日,以迓续乃命于天,此今日最急务也。
若临朝接下,所奏皆常程文书,宫中宴处,所问多闾阎细事,而安危界分、利害机括,所以关系天运者,则不致深长之思,岂所以敕天命乎?
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治人者官,而代天者相也,道揆职任,当体造物为
抚五辰,顺四时,而后可以代天,一物失所则非天也。
镇四夷,附百姓,而后可以代天,一夫不获则非天也。
统百官,均四海,而后可以代天,一贤不得其职则非天也。
位育和同之妙,不过弥纶辅赞之间,代天工者,盍亦尽天分而已。
陛下上稽天运,下揆人情,祗遹先犹,并命二相,圣断先定,人望允孚,谓宜朝绅动色相庆,海宇延颈升平,而廷扬以来,将阅三月,未见勤彊夙夜,以行所欲为。
况今天下弊积事极,外有窥边之虎兕,内有起陆之龙蛇,四方有败,日至庙堂,萧墙之忧,近在旦夕,气象凛凛如此,此岂亢章引去所能解纾耶?
此岂杜门谒告所能镇定耶?
此岂避权远谤所能茹纳耶?
唐朝宰相政事堂更旬秉笔,为员数猥多也;
国朝宰辅遇机速事,轮日当笔,为军务拥并也。
吏礼委延赏,刑罚委浑,军旅粮储委泌,德宗之责成至矣,而言复中悔;
张浚可专治军旅,胡松年专治战舰,财用可专委一大臣,我高宗之责任专矣,而事不果行。
宰相非他官比也,非可以一职名也,非可下行有司之事也。
天下机务当共平章,天下人才当共进退,朝廷事宜当共处分,边郡吏琐当共科条。
「同寅协恭,和衷哉」,是出于衷而后为和也,据亦同耳,焉得和是乎,和者不必同也。
昔臣琦等论事如争,及至下殿,不失和气。
今于殿上唯唯可可,而退朝以后,人各有心,其不与先正之和异乎?
臣公著等日聚都堂,率与同列各尽所见。
今虽都堂会聚如昔,而人怀异见,不能自尽,其不与先正之和异乎?
该政事则问集贤,该典故文学则问东西厅,必事事公共商停,而后谓之和也。
欲知选事则问吏部,欲知财用则问户部,必人人博加诹访,而后谓之和也。
设或面从而心违,阳与而阴异,岂所谓忠臣不和之节乎?
臣愿陛下申敕二相,永肩一心,开诚布公,竭节励善,曰方今何事可忧,何人可任,何利可兴,何弊可革,何者为急务,何者为危机,爱惜分阴,力行好事,以杜、韩之公道自任,以马、吕之正学自期,以梁、贾之务崇私交、不笃义训为戒,如此何患乎经纶事业之专美于昔也?
挚与大防本同心耳,而吏额增损,乃启党论之争;
、鼎情分如兄弟也,而宾客往来,遂造谗说之间。
一隙不谨而小人乘之,迩臣不和,庶政皆惰,岂所以赞元工乎?
一世人才,所与治天职也,陛下更化以来,收召众正,白首耆艾之士、骨鲠硕大之儒,厄于柄臣、久郁民望者,悉皆录用,有位于朝,可谓治世之良瑞、邦家之景光也。
然贤者充庭而治不加昔,与乱同道,往往过之,是岂君子果无才耶?
善人果不能办事耶?
儒术果迂且腐无益人之国耶?
不蔽帝臣者乃所以事帝,弗共天位者非所以尊贤,盖知贤而不用,用之而不尽,则为弗敬厥职,弗克若天矣。
尊事黄耇,图任旧人,尚犹询兹黄发,此《诗》《书》之美事;
远耆德,播弃黎老,咈其耇长旧有位人,此商、周之衰形。
陛下召彼故老,凡耆寿俊乂罔不在厥服矣。
然典刑四朝、经理全蜀者,犹有未就予忌之叹;
十年躬耕、一介不取者,犹有亦不我力之疑。
彼其陈谟抗论不逊于诸儒也,服采错事不衰于晚学也,顾乃谓哲为愚,谓耄为谑,而佚之闲廪,何耶?
其惟吉士,其惟克用常人,惟成德之彦,乂我受民,此立政之根本。
勿以憸人,无以利口,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此周官之法度。
陛下登崇俊良,凡庶常吉士咸布在台省矣。
然先事衡虑、力谏用兵者,常有曷予还归之兴;
竭节尽言、白发奸墨者,日有亦惟斯戾之忧。
彼其横身以抗群小,非为私也,出力以为国家,非要誉也,顾乃谓才胜德,谓利舍义,而洁其去志,何耶?
公卿大夫当用有经术、明大谊者,而唯诺供给、奉行文书之士,犹参错于其间,则得无疏粺杂糅之嫌?
法从近臣,岂无陈善道、广闻听者,而精锐销懦、莫敢尽言之人亦载尸于其列,则宁免珉瑜混淆之病?
「不懈于位,民之攸塈」,职当思其居也,自处官不亲所职,而怠事之弊生;
「靖共尔位,正直是与」,官必守其道也,自行事互观颜面,而徇情之弊生;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谓下位不援于上也,自浮竞驱驰、计资商利而嗜进之弊生;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谓直声有闻于时也,自上下选懦、容头过身而循默之弊生。
陛下之所以治天职者三事大夫也,四辅疑丞也,台省长官与百执事也。
今上无乐与之诚,下无首公之节,良实者怨乎不任,尽忠者忧乎见疑,以身任事者惧于眷衰,以言犯颜者嫌于厌薄,周行之彦,未能一一极其妙选,而欲以补绽缺坏,支撑倾邪,求变化于期月之间,不亦难乎?
臣愿陛下谨好恶之偏,戒邪正之杂,保守初意,纯任诸贤,勿使在外失职之徒日夜窥伺,规求复用以动摇朝廷,则天职公而人心吁矣。
赏罚二枋,所以正天讨也,陛下奋发明断,总揽权纲,一纸而斥二凶,一疏而逐二帅,凡怀谖黩货之徒,次第屏斥于外,可谓得一怒之正,明五刑之公也。
然威令虽振而陟罚无章,妪柔豪强,渐用颓弛,边臣不禀于朝算,军吏不尊于王官,衙校偏裨不惮于主帅,此岂一日之故耶?
将明以临有罪,谓之天罚;
奉王命以伐不仁,谓之天吏。
盖命讨皆以天论,一置私意于其间,则是我之赏罚,非天之赏罚矣。
籍贤家财,收冀财货,斥卖元载家产,藩货之家必录,此天也。
今夺民之产者辄贷,掊军之赋者辄略,盗库之金而有案、括京之镪而厚藏者,皆置不问,乃摘其近者一人姑惩之,适所以警馀党而为之计,此天讨之不正一也。
马谡,废商浩,系刘彦之,偾军之将必罚,此天也。
今弃师于汴洛者不斥,歼民于邳徐者不诛,救宿而委赍粮、攻唐而弃铠仗者,悉皆废法,不惟不明《春秋》责帅之谊,而其徒之轻儇屡败者亦贷之,此天讨之不正二也。
神策恃恩骄横,君子谓德宗之失刑;
禁军遮马告寒,英主叹庄宗之无法。
军法之行当自近始,天也。
今辇毂之下,咫尺天威,折箠啸呼,比屋汹惧,嗔目汰军则为之住拣,藉口罢教则为之赐缗,部辖严紧者以召怨而罢归,将领纵容者反以有劳等第行赏,此天讨之不正三也。
绛卒以无粮叛,子仪遂正行营之诛;
淮兵以防秋溃,李泌迄行军门之戮。
蟊贼内讧,法所不赦,天也。
今郡国之兵,动踰阶级,广寇以逋而佚罚,建卒以溃而稽诛。
丹徒水军,遣帐兵而始平
高沙戍卒,降黄榜而后下。
不惟疮残灰烬,未息民岩,而戎首厉阶,尚屈邦宪
此天讨之不正四也。
夫外寇未平,四支之病;
内政不理,心腹之忧。
宿卫喧谤不治,奸雄见而生心;
朝廷事柄不一,藩方归而益横。
天下之变,纷扰不齐,亦在为国者谨其政刑而已。
今政令垢玩,文法羁縻,罪以隐匿而不彰,功以嫌疑而不赏,天下大奸,犹有漏网,匹夫小人,犹敢争衡,为政如此,乱何由而已乎?
臣谓赃吏之不戢,非公也,得一李绛则人争输家财以代赋矣;
边臣之不戒,非断也,得一宋璟则人不敢求边功以希赏矣。
王驾鹤典禁卫,人惧为乱,而转移于坐语之间则一祐甫为之;
卢从史擅镇兵,或疑其变,而缚致于从容之顷则一裴垍为之。
朝廷有道,宰相明哲,天下事何有不可为耶?
臣愿陛下谨审政理,宣明典章,本常理之大公,绝姑息之私意,毋使朝廷政令一有蹉跌,而宿奸新蠹不得以遗育易种于明时,则天讨公而人心服矣。
臣之所言六事,非敢支离其辞也。
上天之,流行者曰命,秩序者曰理,得于身者曰德,授于人者曰工,措诸事业者曰职,用诸刑罚者曰讨,目虽有六而本则一也。
一则公,二则私;
一则天理,二则人欲;
一则阳明胜而君子用,二则阴浊行而小人长。
《易》曰「天下之动,贞夫一」,《书》曰「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中庸》曰「天下之大本达道,所以行之者一」。
一者何?
天是也。
天者何?
诚是也。
陛下日御经帷,缉熙圣学,清明在上,湛浊在下,不知尝存养此一乎?
明师在前,劝讲在后,不知亦讲贯此一乎?
臣每惜陛下有天地贞一,而攻取于血气物欲之私;
有圣人精一之学,而蒙杂于诸儒曼衍之说。
不惟后宫之左右嬖御有以乱其聪明,而细毡之间,毁誉是非,亦得以挠其纯一。
是以天理乍明而还晦,圣断方锐而复衰。
行一善也,而犹有小不忍牵于其中;
用一贤也,而或以小有才乘于其后。
端良之士虽好,而未能坏散险诐之聚;
安静之说虽入,而未能绝去喜功之根。
一日之中,二者交战,此岂陛下之本心乎?
辅拂之任,未有官,诵说之时,不过数刻,其于学之精蕴,未皇专一讲明,而心之危微,不免攻之者众。
众说淆乱而初意转移,此正程颐所谓讲读五人,率兼他职,乃无一员专职辅导,拳拳于元祐者,盖有味乎其言也。
陛下傥能采用臣之说,礼命脩博之儒,使之日亲便坐,以正君为职,或赐之内直,相与讲论经理,薰陶之习久而德性融,持养之志一而治功起,则学焉而为孔、孟,德焉而为尧、舜,多历年焉而为商为周,无非同此一理。
如臣所言六事,亦在其中矣。
始晋罔孚,常求深,臣则有罪,惟陛下财幸。
太保谢诏许入谢表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二、《鄮峰真隐漫录》卷一七
纳禄冀还于初服,乃叨公衮之除;
归田宜老于故乡,复造宸墀之谒。
洪私特异,衰涕交○中谢。)
窃念臣器窳德輶,地寒材薄。
曼容至六百石而去,实有夙心;
张良蒙三万户之封,非其素望。
偶繇禁附,滥污弼谐。
顶踵之外皆出生成,涓尘之报莫能表见。
觉残骸之难彊,慨馀日之无多。
及未填沟壑之间,上愿挂衣冠之请。
敢谓圣慈之念旧,更穷人爵以疏恩。
纶言既辱于廷扬,鼎餗仍容于家食。
至于远稽汗简,荐降玺书,许扶琐琐之孱躯,来觐葱葱之华阙。
旷盛仪于百岁,轲后无传;
新宠命于一朝,隗今为始。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高旻覆帱,赫日照临。
眷同陪潜邸之具僚,岿然独在;
使再望清光而退隐,久有馀荣。
臣敢不饰巾以尽桑榆,垂车而示孙子?
骥老伏枥,徒惭刍秣之施;
狐正首丘,永毕山林之志。
郭师禹再辞免少师不允批答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二○、《攻愧集》卷四六
省表具之。
朕惟三孤之贵,卑于公,尊于卿;
异姓之王,苴以,胙以土。
皆本朝之所重,非懿戚而谁居?
以卿德量有馀,忠诚匪懈,受隆知于烈祖,不专为恩;
护大事于阜陵,克勤乃职。
迨兹归报,可后褒嘉?
既敷号以明扬,虽循墙而安避。
毋为苛礼,徒咈眷怀。
口宣:有敕:位尊三少,爵重异王。
用酬使领之劳,已播廷扬之命。
荐披逊牍,其服殊恩。